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二章:入王宫,面见嬴政,升爵!(2 / 5)

加入书签

的声音,这一刻,内心激动得有些颤抖。

从齐国来秦国的他,眼下终于见到秦王嬴政!

并且秦王嬴政,亲口叫他的名字。

由于激动,白衍差点忘记谢恩,好在很快反应过来。

“谢王上!”

白衍说道,随后抬起头,看向远处大殿上,那个头戴王冕,三十岁的嬴政。

不胖,或许犹豫常年操劳政事,脸颊有些显瘦,面貌说不上美,但绝非一些有心人说的那般丑陋。

这一眼,白衍看得十分认真,乃至于有些失神。

白衍的这般举止,很快也让上面的秦王嬴政注意到。

嬴政脸上露出些许笑意。

对于大殿下,那少年的眼神,嬴政并不陌生,很多人,第一次见到他,眼神都是这般激动。

不过看到这段时间,让他不断惊喜的少年,眼下与他人一样,第一次见到自己如此激动,嬴政心里说不满足是假。

但嬴政也有些意外。

比起其他官员第一次见面时候的激动,他隐约从那少年眼中看到丝许崇敬。

是错觉?还是?

嬴政有些疑惑,他可是知道这少年是齐人,一个秦人见他,露出如此眼神,尚可以理解。

但一个年纪轻轻的齐人,露出这般眼神。

这是在让人好奇。

嬴政清楚的知道,在天下人眼中,如何看待他!

“白衍!”

大殿上,嬴政看着少年,缓缓开口。

想起孟于对于这个少年的评价,看着如今这个叫做白衍的少年,嬴政有太多好奇,但眼下有一件事情,必须要问。

大殿上。

嬴政收起笑容过后,给人完全是两种感觉。

这一刻,看着嬴政没有笑容,不怒自威的模样,白衍回过神,这才感觉到,方才的失礼。

“臣下在!”

白衍拱手应道,随后等待嬴政的下一句话。

此刻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似乎也知道秦王嬴政,准备询问什么,纷纷聚精会神的看向白衍。

其中。

就连文官为首的那名身穿秦国官服的昌平君,芈启,都眯着眼睛,看着那个少年。

“寡人问你,当初你为何会在百姓迁徙后,下令焚城?可有考虑后果?”

大殿内,响起嬴政的声音。

这句话一出。

低着头,拱手的白衍,心里有些七上八下,毕竟不知道嬴政是怎么看待焚城这件事。

眼下面对询问,白衍还是如实说了出来。

“回王上,昔日白衍知晓上郡无援,面对匈奴与月氏的大军入侵,白衍身负王恩,彼时白衍心中只有一念,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唯有焚城毁其势、率军死战,以报王上提拔之恩,并没有考虑身后事。”

白衍目光看着大殿上的秦王嬴政,拱手说道。

一句话,让大殿上的嬴政十分意外。

就连大殿内的文武百官,纷纷面色古怪的看向白衍。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这句话一出,此前在宫殿内,那些议论白衍应当率军撤退的官员,就突然显得小人起来。

毕竟在王上的询问下,白衍在大殿上亲口说,当时在知道上郡没有援军,为报王恩,方才下定决心,率军死战,连后事都没有时间考虑。

这听起来夸张,但事实谁都无法反驳,因为白衍当时也的确是连命都不要了,留在上郡高奴血战。

大殿内。

正当白衍等待结果之时,片刻后,大殿上传来一句话。

“善!”

白衍不知道他的回答是否让嬴政满意,但听到这句话,心里松口气。

大殿上,嬴政转头看向一名宦官,轻声吩咐几句,随后看向大殿下的白衍,其实对着少年的赏赐早已经确定,方才不过是想问一问,亲耳听到少年的回答。

看着宦官拿着诏令,去宣读对那少年的赏赐。

嬴政目光看向面前桌子上,这卷宦官方才呈上来的竹简,上面还有一些雨水痕迹。

不明白是何事情,但知道是少年呈上来的竹简,嬴政还是把竹简缓缓打开。

“秦王诏令,高奴城城守白衍,此前下令百姓迁徙,至一城百姓免遭涂炭,然其焚城一事,虽有阻挡月氏、匈奴劫掠,却至一城百姓无家可归,按秦律盈论,功过相抵,念其护卫上郡有功,特赐白衍爵位左庶长,田宅各七十四顷,另赐五百金!”

大殿内。

响起宦官尖锐的声音。

文武百官听到之后,纷纷议论起来,绝大部分官员都点点头,唯有极少数的官员觉得赏赐过多,或者有些少。

百官之中,胡全与茅焦互相对视一眼,当初在朝堂之中,争论那么久,没想到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