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3、大军出关二(2 / 2)

加入书签

是牙旗,牙旗是军中大旗。

仪式完毕后,杨凡亲自监督,发放开拔银子。

杨凡的军队,按照规定,士兵平时一个月二两银子,也就是两枚银币。开拔增加一枚银币。开战双饷。也就是每人要发五枚银币。

。一马车,一马车的银币被拉进来,在朝阳下,耀眼生花。看的众将士口干舌燥,心跳不已。

这个年代,当兵就是为了吃粮,吃谁的饷银,就为谁打仗。

说别的没用。

杨凡的兵和大明其他兵马不同。他的兵基本都是他的家奴和佃户出身。杨凡是他们的家主。有些像是春秋战国时期,家臣对宗主的意思。

他们都分有土地,上下利益一致,忠诚度很高。

“为老爷效死”“大明威武”三军振奋,欢呼声此起彼伏。

发完了军饷,胙肉被抬了上来,这个肉是仪式的一部分,按人头平均分配。每人一小块。同时还有一碗白酒。

杨凡带头,用匕首插起这一小块肉,放进嘴里。吞下去后,把白酒一饮而尽,大吼一声,:“出发。”

辕门处,一排红衣大炮,立即鸣炮三声。

河西守御千户所当先出营。这次出关巡边,是奉旨出关。所以,真正的官方部队,就是这一支。其他的都是杨凡的私兵。

所以必须他们打头阵。这才符合奉旨巡边的意思。

守御千户所之后,是兴禾团练、家丁团。杨凡的指挥机关和亲兵营走在中间。然后是炮兵营、机枪营、工兵营、掷弹兵营等。辎重团和三个辅兵团在后面跟着。旁边的滦河里,十条蒸汽船也早已生火,开始小功率的发动机器,跟顺着大部队逆流而上。

当然行军,杨凡是不会亲自骑马跟着的。他参加完了仪式,就和小娘皮、林月如上了一条船。

这条船是蒸汽船后面的一条拖船。不是用来装载物资,而是装修的非常好的一条客船。

杨凡等人上船后,林月如和涂山月上来给杨凡解去甲胄,换上居家服。她俩也三下五除二的脱去甲胄。

穿着甲胄行军,那种感觉实在是不舒服。

“老爷,咱们要七天才能到多伦。这一路上,怎么安排。”涂山月问道。

“这个不用咱们操心。中军的参谋们都安排好了,你就安心在船上待着吧,有事,他们会上船请示的。”杨凡懒洋洋的坐在地板上,靠着靠垫。

“老爷,刚收到情报,建奴插手多伦的事情了。斥候截获了哈喇沁的信使。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派军队来支援蒙古人。”

“我们不管他们,就是一路直奔多伦而去。这一路上谁阻止我们,我们就踩平他们。”杨凡挥了挥手,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