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迷路侯李广,东汉的十常侍(1 / 2)

加入书签

李广说“他们打匈奴有功封侯,到了我这里啥都没有。我这该死的运气。”

汉武帝说“谁说你没有候的。”

李广说“为什么时候有的啊?”

汉武帝说“广大网友封你为“迷路侯。””

李广说“……”

李广说“皇上你都说好了,让我跟着卫青做前锋的,为什么反悔,让我避开匈奴主力。”

汉武帝说“为你好,你个老头添什么乱,怕你把你的霉运带给卫青,还怕你被匈奴乱刀砍死。”

李广说“话不是这么说的吧。凭我手中长刀,腰下弯弓,一千个来一千死。漠北大战前一天晚上,我都梦见我捧着冠军候的奖杯在领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了。”

卫青说“我也为难,我还是个心软的人,不过君令如山,我硬着头皮让李广走小路去包抄匈奴。”

李广说“我错以为是卫青的意思,心里不平衡,气的我没和卫青告辞就走了,走的匆忙,忘记带GPS了,走了一半迷路了。我们在大漠里面绕弯。等绕出去了卫青和匈奴也打完了。”

卫青说“如果李广能够及时跟上,阻击匈奴,也许这一仗匈奴王的脑袋就要搬家。”

李广说“我不仅没有战功,掉了链子,还要上军事法庭,我不愿受辱,更没脸见人,自杀了。”

李广说“在我手下办过事的人,本事不如我的人,很多封侯了,独没有我的份。不要对我说什么杀降不祥,历史上杀降的人多了去了,没见他们有啥报应,我就是点背。”

上帝说““迷路侯”李广虽然神勇,却战功稀少,一生命运多舛不得志,李广75分。”

王昌龄说“虽然李广迷路,但是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崇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对李广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决堤一般,一发而不可收拾。

别的不说,就单说李广被生擒的那次,一个人,从万千匈奴的手中夺马逃出,那情形比《战狼2》还精彩。你能不能说一下具体细节,让我们这些人开开眼。”

李广说“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汉武帝说“这不是侧面显示出你李将军神勇吗?”

李广说“那天是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乌云卷集着狂风,在乌云和大海……”

汉武帝说“说小品呢?”

李广说“我被匈奴埋伏了,全军覆没,匈奴把我装在大网里,我趁他们不注意,从网上弹起来,一个左边腿,一个右正蹬。把我旁边的倒霉孩子给踹下马,骑马就往回走,追我的匈奴全都被我射杀。万军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李白说“王昌龄和我铁哥们。我们两个感情嗷嗷的”

王昌龄说“李白是大唐的交际花,和李白同一时代的大唐的人基本上都是李白的朋友。杜甫,孟浩然,贺知章,高适等等,除了王维。这两个人丝毫没有交集,老死不相往来。”

王维说“我和李白之间无仇无怨,就是不来往。”

李白说“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王昌龄的家人在长安,身在龙标的王昌龄想回家看看,路过毫州,被刺史闾丘晓给杀了。”

王昌龄说“我和闾丘晓之前都没见过面,我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杀我。”

李白说“后世推测,最大的可能是他嫉妒你的才华。那天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王昌龄说“我的罪不过是渎职,他一个刺史没权利审判我,就算能审,我也罪不至死。”

李白说“闾丘晓也没有好下场,当年张巡守睢阳的时候,丞相张镐让他派人去救,闾丘晓怕死没去,被张镐仗杀。”

张镐说“我是想给王昌龄报仇,他死的时候向我求饶,让我念在他有一家要养,放过他,我当时回怼一句,你杀王昌龄的时候怎么不这样想?”

王昌龄说“正义感爆棚的好丞相。”

王维说“安史之乱时我被俘虏,因为我名气大,安禄山特地派人请我去,我也怕死,接受他给我的官职。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时我按照律法要被处死,幸好我偷摸写了一首亡国诗,救了我一命。”

嬴政说“这挺不讲理的,明明是李隆基跑路的时候把你们给抛弃了。”

董卓说“安禄山的残暴,比我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说“可真别抬举自己了,你和他一个味。”

汉灵帝说“我在位的时候董卓就是一个小小的刺史,这官位给我提鞋都不配,他是怎么把持朝政的?”

曹操说“你去问你的大将军何进。”

何进说“问我?你去问袁绍。”

袁绍说“是我把董卓引到洛阳的。”

曹操说“你们两个是臭棋篓子和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

刘备说“这两个人凑不出来一个脑子。”

何进说“汉灵帝死后,身为外戚的我和太监们之间的平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