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百一十章 焚书坑儒!(1 / 2)

加入书签

十一月初,西域来的奏报证实了嬴兰的消息。

章台后殿。

李由将孑吴的奏报放回了案上。

章邯沉声道“看来陛下的决定是对的,一旦贵霜从与三国的战争中脱身出来,必定能够尽快将孔雀王朝的土地彻底纳入贵霜!大秦再不动手,今后若再想图谋昆仑南半岛恐怕要多费不少力气。”

冯劫补充道“不仅如此,如果百乘王朝吞并了质多王朝,更甚者连摩腊婆人也被百乘王朝吞并,那昆仑南半岛的形势会更为复杂。”

余禾和李由也出言赞同。

我沉吟道“还是要继续向贵霜北部边境增兵,让贵霜坚定不移地认为大秦会从北部边境进攻!”

李由沉思了一会儿,缓缓道“陛下,贵霜既然与百乘王朝和解,并共同进攻质多王朝,臣以为尺丘可能不会将太多的军队从孔雀王朝调离,更大的可能是招募新的军队,同时把小部分军队调到北部边境。”

我夸赞道“你想得更周到些,不过朕以为不必担忧,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怎么尽快把水师运到昆仑南半岛,避免前锋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我转向冯劫“朕让司马砺准备的事不能出任何问题!一月份之前要做好全部备战准备,最迟二月份要开赴昆仑南半岛。”

“陛下放心,臣亲自盯着这件事。”

我又道“开辟西宁驿的三千人挑选好了吗?”

章邯从怀中拿出一份名单“挑选好了,这是各营抽调出来的人数,为了避免发生一些意外,三千人都是从不同长城段挑选出来的,要么对农耕比较熟悉,要么对做工还算熟稔,在挑选时都详细讲明了,不愿意去的没有强求。”

“嗯,你做得很对。”我将名单放在一旁“几万人里面挑三千人,最好就是让他们自愿去,长城本就艰苦,西宁驿更加荒凉些,如果不是心甘情愿,起不到好的效果。”

“陛下英明!”

我告诫道“虽然朕之前用过很多次商人,比如乌氏、巴氏、嬴兰,但西宁驿的湖盐绝对不允许商人插手,盐铁乃是朝廷之本,必须官营。”

嬴兰的事他们都知道,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只是月鼎无人知晓罢了。

几人自然明白盐的重要性,躬身道“臣等遵命!”

冯劫接着拿出一份公牍。

“陛下,张狟来报,说六郡出现了一些鲜卑族的史官,到处收集原东胡人的历史,撰写成册,请示该如何处理。”

冯劫将拟了处理意见的公犊交给我。

“臣的意思是,尽快把这些人抓起来,同时严令不允许任何人再修东胡史书。陛下既然已经将他们更名为鲜卑族,就不应该存在任何史册。”

我看完公犊后,将公犊还给了冯劫。

“如此处理不可。”

冯劫和余禾三人对视一眼“陛下圣意?”

我轻轻敲击桌面“有句话你说得对,不应该存在任何非官修史册。着令,草原十六郡、河西及牧郡四郡,将异族的书籍各收集一份,送到咸阳封存,然后……焚书!”

四人瞪大了双眼,焚书……

他们都经历过嬴政焚书的事,如今再次听到这个熟悉的字眼,瞬间浑身一抖。

冯劫小心开口道“陛下,焚书是不是有些……”

我冷声道“不行此举不足以彰显朝廷的决心!”

时也势也,站在后世的立场来看,焚书罪在千秋,站在如今的形势来看,这是最优的选择。

不在其位评论其事容易,在其位行其事,难!

“今后所有大秦的子民都要学习大秦之礼仪文化,留那些书除了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反叛的借口,没有任何益处。”我缓缓解释道“至于封存的史籍资料,朕想不到好的办法解决,留给后人的智慧吧,或许有重见天日的那天。”

几人不再多言,冯劫拱手道“遵陛下令!”

“另外。”本着一不做二不休的原则,我继续吩咐道“将上述地方所有先生、史官、博士之类的人全部集中起来学习大秦文化,由监察使分批考察,考察通过后允许离开。”

几人心中一惊坑儒?!

“陛下,如此恐怕会造成这些地方没有人行教化之职,而且考察通过的标准是什么?”

“从大秦征召先生过去开设学宫。”我淡淡道“如果先生不够,那就不教,就算将来得到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异族人,朕也不想看到一帮受过教化却不知大秦文化为何物的人。”

“至于考察通过的标准,首先要对大秦文化非常熟悉,其次嘛,自然是认同大秦文化。”

余禾忧虑道“如此只怕那些人口服心不服。”

我哈哈一笑“如果一个坏人为了伪装成为一个好人,一辈子都在行善事、为善举,你能说他不是一个好人吗?”

余禾无言以对……

章邯见三人都有些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