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2章 再会老友(1 / 2)

加入书签

第412章再会老友

宋明鸢离开驻军营地后,回了趟西山塘,准备也跟老太太还有阿爹和几个小崽子说一下,免得他们找不到她的去处而担心。

直等交代完了,才离开西山塘,瞬移去了狗皇帝如今安身的城池。

经历过重明宫凭空消失一事后,狗皇帝又领携朝官迁到了南安城建宫,如今的北魏都城便是南安。

相比于之前的都城,南安要稍逊色一些,并没有十分繁华,狗皇帝在此的建立的皇宫可以说是历代以来条件最差设施最落后的皇宫了。

他们倒是也想回到原先的京城去,只不过被妖盗偷怕了,总觉得一回去又得出事。

南安差是差了些,但他们迁到此地,难得安安稳稳过了三年,甚至连妖盗对他们造成的心理阴影都消退了不少。

只不过到底不敢如之前那般财大气粗了,个个节衣缩食,装也要装出一贫如洗的样子,生怕被那妖盗再次盯上。

“唉,听说南边那些鬼面人又开始有动作了,我隔壁邻居家的表叔一家五口在逃难时,老的小的都没了,连心肝肠子都给掏了出来,最小的那孩子才不到两岁,我感觉有朝一日他们也会攻入南安城,我们留在这里只有等死的份。”

“你可别吓我们。”

“我也想只是吓吓你们,可这些都是真实的,他们已经向邕州城进发了,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邕州城只怕也沦陷了。”

说话的人苦笑一声,满目悲观。

“可陆家的人不是在邕州城守着吗?我听逃难过来的人说,陆家位将军都没有死,他们已经在死守邕州了。”

“那又怎样,你是不知道鬼面人的可怕之处,他们能驭尸对敌,现下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万人了,如此大规模,若是全部化为尸军,陆家只怕凶多吉少。”

“怎怎么会?”

百姓们获得消息的途径和方式有限,靠道听途说,口口相传,消息未免滞后不及时。

所以到现在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陆家其实已经平定了这次大乱,并且还将失地收复成功了。

宋明鸢听着街边的议论,十分淡定从容地走了过去,她准备去墨阁一趟。

陆家在邕州拥兵自立的消息这会儿应该还没有传进官里,不过快马加鞭的话,大概也就这两天的事了。

她都不敢想狗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时脸色会有多么的精彩。

宋明鸢没有耽搁时间,到墨阁里核对了名单消息之后,准备先去会会老朋友。

否则等她将陆婉贞母子两带出来,可就没有这么宽松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了。

按照名单上的信息,宋明鸢一一造访了一遍众人的官邸或租赁的宅院。

搜了一遍下来她得出一个结论。

穷,是真的穷!老鼠来了都得光着脚走!

说实话,看到他们把日子过成这样,宋明鸢也就放心了,说明她以前的活不是白干的。

倒是这些人如今兢兢业业做人,让她觉得有些稀奇,今日这世道,连蛀虫都开始改行了呢。

不过想想也对,现在各地都在爆发平民起义,人人自危尚且不及,他们是不要命了,才敢将魔爪继续伸向老百姓。

一个闹不好,狗皇帝还没有被推翻,他们就先一步人头落地了。

虽然他们很穷,但宋明鸢还是秉持着雁过不留痕的行事风格,把他们身上零星长出来的几根羊毛又薅了一遍。

等确定没有遗漏之后,她才去了皇宫。

狗皇帝现在所住的皇宫,金碧辉煌是没有的,红墙绿瓦亦是没有的,比之前的皇宫足足小了十倍,像是组合起来的民宅,跟气派一词完全搭不上边。

乍一看之下根本不像一国之主所住的地方。

用两个字总结就是:寒酸!

宋明鸢潜了进去,摸出陆裴风给她的地图观察了一番,准备先去会会老友。

于是隐去身形,直奔狗皇帝之所在。

还没靠近,就先听狗皇帝气虚的声音从窗口飘了出来。

“可知道那不夜阁是什么来头?怎么查了这么久都没有消息,再这样下去,它在民间的声望都快要高过朕了。”

说话声听着很是不快。

宋明鸢心想,狗皇帝还是没太看清现实啊,他在民间哪里有什么声望可言。

牲望倒是有。

“皇上,奴才也不知,不过这不夜阁听说最先是在邕州城开的,只用了三年的时间,现下全国各地都有它的影子了。”

“依奴才看,那不夜阁这般富裕,还出钱赈灾抢尽风头,皇上不如找个由头抄了他们,既可解燃眉之急,又能免去其发展成心头大患。”

“你当朕不想?”狗皇帝气郁至极,面色无比难看:“它如今在民间的声望正盛,朕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发难他们,逼得他们揭竿而起,朕这个皇帝也不用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