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九章公安局长沈仁宽:这跟我有毛(1 / 2)

加入书签

李天用脑瓜子飞快地旋转,说道:“黄书记,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天用苦笑,他这个工商局长,基本就是个摆式儿,怎么惹了这等无妄之灾啊。

县里要引进什么大项目、或者要搞什么大检查,都不是他能决定的,都是陈书记和杨县长决定的。

自己这个工商局长,称之为跑腿儿的,也毫不过分。

难不成,发现了县里某个重大造假项目,自己这个工商局长,就能端掉一个大公司么?

若是端掉了造假的大公司,必然会使得县里的gdp下滑,直接受到损失的,便是一把手陈书记,和二把手杨县长。

大的公司,李天用不敢动,小的商贩,也没动的必要。

李天用只觉得,自己这个工商局长的处境很尴尬。

陈书记和黄书记有关系,杨县长的背后有靠山。

这两位大佛,黄书记都不敢动。

出了事情。

当背锅侠的,却是自己这个工商局长。

面对这样的处境,李天用真是有苦难言,也只能唯唯诺诺的承认自己的过失。

“黄书记,我以后会加强对地摊商贩的监管,争取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黄百川微微消气,随即,又看向了程勇。

黄百川问道:“程镇长,在你看来,如何通过制度规范,确保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呢?”

毕竟,胡台镇的新政,都是在程勇的一手策划下,才兴盛起来的,询问一下程勇的意见,还是很有必要的。

程勇想了想,思虑了一下,道:

“黄书记,这件事情如果交到了杨县长和李天用局长的手里,他们肯定会一刀切,禁止胡台镇的地摊经济。”

“我还是那句话,地摊经济有助于压制通货膨胀,让老百姓们买到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商品。”

“虽然舆情发生了,但是我依然不是特别赞同,撵走胡台镇的地摊商贩们,这种一刀切的行为。”

“我认为,应当通过狠罚的措施,一次售假,终身禁止摆地摊,这样就不会有人敢造次了,而不是通过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去限制商品的供给数量,这样只会增加老百姓们的生活负担。”

“可别忘记了,咱们国家的个人,是不被允许破产的,咱们可以追溯过往的售价行为,狠罚,让这个造假的地摊商贩社会性死亡。”

闻言,黄百川书记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倒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

地摊商贩,没有营业资质证,想要追究,必然可以扣上一个无证经营的帽子。

但程勇的话语,倒是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有没有证,不等于产品有没有问题,让地摊商贩们不敢造假。才是问题的核心本质。

“李局长,你听到了?”黄百川望向一旁的李天用道。

“嗯嗯,黄书记,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李天用急忙点头。

“那你接下来要怎么做?”

“我……”

“程镇长,你告诉他,他应该怎么做。”

李天用虚心的来到的程勇的面前,低头谦虚的询问你道:“还请程镇长赐教。”

程勇略微一思索,便想出了根治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回复道:“地摊商贩,该放开的,还是要放开。”

“其实,不管是地摊商贩,还是店里的老板,咱们南丰县都应该一视同仁,针对所有的商户,开展追溯机制。”

“咱们不能光处理这一起案件,更是要举一反三,追溯造假商户的交易记录,现在大家都用微信和支付宝付款,找到曾经的消费者们,这很容易对吧?”

“如果是在以前那个纸币支付的时代,想要找到过往的消费者,是一件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现在,在新的消费背景下,这件事情成为了可能。”

“原路退款,很难吗?你作为工商局长,把调查到的资料,交给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讼,查封涉案商户的银行卡、房产、车产,直到清偿了所有过往的消费者的损失为止。”

“还有,特别要强调一点的是,追溯了商户过往的造假售假记录,罚的款,不要揣进政府的腰包,要赔偿给消费者。”

“这样才能让外地的消费者们,彻底的信任咱们胡台镇!”

李天用连连称是。

这种工商执法的方式,放眼全国,也都未曾有过一例。

若是胡台镇真的把这件事情干成了,想不火遍全国都不行。

公信力的建立,不是仅仅停留于嘴皮子上,更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当中。

黄百川对于程勇提出的建议,也十分满意,朝着旁边的陈宜山道:“都听见了?”

陈宜山尴尬的点头,“我一定好好的配合程镇长、李局长、还有检察院和法院,我会去协调多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