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六章刘村长受到高人指点(1 / 2)

加入书签

刘村长决定增产那种茶叶,准备将那种草药伴生的茶叶,入驻到胡台镇将要兴建的茶叶批发基地里,以提高本村居民的收入。
刘村长不知道是受到了哪位高人的指点,准备将茶叶也搞证券化,引入一种期货的概念。
程勇明白,刘村长提到的那种茶叶,产量很难提高上去,即便现在就搞大规模的种植,等到收获劳动成果之时,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刘村长在那位高人的建议下,向程勇提出建议,把这种茶叶搞成期货,现在就交钱购买,未来得到实物茶叶,村民们当即就能获得收入,而把风险转移了出去。
对于这样的提议,程勇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
看到程勇的表态,孙盟很疑惑,刘村长的这种建议,在他看来,别具一格,挺有新意的,程镇长怎么就没同意呢。
孙盟和其他几位副镇长异口同声道:“那位给刘村长指点迷境的高人,似乎姓温,还是一个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
“我们认为刘村长给你提出的这个建议挺不错的啊,程镇长,你不采纳的原因,可以说一说吗?”
“那种茶叶,我们也尝过,挺好的,将其打造成期货产品,村民们也能获得不菲的收入啊。”
“咱们甚至还能够举一反三,除了茶叶,咱们这里的特色农产品,也可以引入期货的概念。”
“就拿油桃来说吧。”
“当油桃的价格高涨的时候,村民们一窝蜂的去种植油桃树,等到油桃树木结出果实的时候,由于产量较大,油桃价格立刻雪崩,村民们的辛苦付诸东流。”
“如果村民们可以售卖未来的油桃,这可以帮助村民们平抑风险,虽然转的可能少了,但胜在不会亏本,这样做不好吗?”
对于这种将农产品引入期货概念的新政,程勇是坚决反对的。
程勇思考了一下,对孙盟说道:“我不想让咱们南丰县的茶叶,变成一种金融茶。”
“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其道理,和房子一样,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升值的。”
“咱们现在已经出现了多少种金融茶的骗局了?年年都有人上当。”
“咱们胡台镇,要有一个好的名声,不能搞这种歪门邪道。”
“难道我不知道,让村民们售卖期货茶叶,可以让村民们赚到钱吗?”
“可是,名声呢?咱们不要脸了吗?万一茶叶变成了金融茶,你我的老脸,该往哪儿搁?”
副镇长们点了点头。
这时,众人才想到,不能为了新政去搞新政。
每一个新政,都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要搞持续性的,不能搞只赚一波快钱的。
如今的胡台镇,在外地游客们的心目中,是信誉的代表。
可是,一旦这种投资骗局在胡台镇大规模的爆发了,程勇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誉,就会付诸东流。
“那好吧,我去和刘村长沟通,让他不要再想这件事儿了。”孙盟说道。
众人开始翻看起胡台镇近期以来的变化。
外地游客的数量,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了十倍。
企业入驻的数量,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幅在十五倍以上。
预计今年,整个南丰县的GDP,超过80%,都会集中在胡台镇身上。
这一切,都是程勇的新政下,胡台镇巩固了自身的信誉所带来的。
至于体育文化产业,对于胡台镇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显,只有三到五个点。
毕竟,本地的体育文化产业,只能在本地消费,而企业家们生产的产品,是销往全国各地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层级的。
“程镇长,我现在,真是有点佩服你了。”
孙盟笑意盈盈的望着程勇道。
“你在捧杀我?还是发自内心的?”
程勇笑了笑道。
“自然是发自内心的,是我真心想说的。”
“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不想着升迁到书记层面了,对于未来,抱着一种摆烂的想法,可是,你在胡台镇的新政,让我看到了晋升的希望,你是我的大恩人啊。”
“比起晋升的前景,我更加在意的是,咱们胡台镇政府工作人员下一个月的工资,有着落了,各种市政基础民生开支,也有了希望了。”
听闻此言,田镇长和顾镇长纷纷点头。
比起市里的财政苦难,乡镇一级的财政困难,却鲜有人提及。
只有这些乡镇里的政府工作人员们,才能更加的体会到,乡镇一级的财政,到底窘迫到了何种的程度。
几乎全国范围内的乡镇,都跟曾经的胡台镇一样,面临着严重的资不抵债的困境。
借了很多的外债,可是,自身却没有能力去偿还债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没有能力去偿还债务。
乡镇一级,永远都处于一种财政失血的状态。
一线城市吸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吸三线城市,三线城市吸十八线开外的城市。
而胡台镇这样的小乡镇,则是处于最末端,吸无可吸的地步。
人才在流失,资本在流失,一切都在往外流。
胡台镇还好,某些其他地方的乡镇,都快成为一座鬼城了。
而眼下,随着程勇在胡台镇新政的推广开来,这让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