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挖沟渠,再去县城(1 / 2)

加入书签

用过午饭后,沈向晚草拟了一份简单的契约,又回空间里复印了几百份,让元漱带着它去找村长跟村民们签约。

至于租用土地的费用,她则是随便找了个近卫,给了他一万两的银票,吩咐他去县城兑换成银子,一半送去给元漱,一半则放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先在我画圆圈的地方挖几个深坑,先不要挖太深,只要留下记号就行了,然后再以圆圈为中心,挖掘一道两至三米的沟渠。”

带着元修来到屋外,沈向晚边说边比划,如果单纯只是在外面挖掘水井的话,以后进进出出的,多少也有些不方便,索性她就在门口挖一条沟渠了,如同某些城池外的护城河一般,以后他们洗衣服什么的也会极为方便,最重要的是,她准备把水引到地里去,沟渠的话无疑比水井更方便。

“可是,哪来那么多的水填满沟渠?”

她的意思元修听懂了,只是,他不知道水究竟从哪里来,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

“你以为我真的是让你挖深坑?”

没好气的横他一眼,沈向晚带着他走向距离他们最近的圆圈:“等沟渠挖好后,让人以打井的方式继续往下挖,最多五米左右就会有水冒出来,而且水量非常丰沛,估计只需要一个晚上就能浸满整个沟渠,以后这里便会形成一条河沟。”

“真的?”

不是,她怎么知道地下有那么多水?

元修不敢置信的瞪大双眼,即便是常年打井的师傅,也不敢保证百分百能挖掘到水源,她为何会如此肯定?

“嗯。”

不是不知道他真正想问的是什么,沈向晚却没有要解释的意思,等他挖到水源的时候,一个字的解释都是多余的,现在又何必浪费唇舌?

“那属下这就去安排。”

看出她应该不会主动给他解惑,元修也懒得纠结,她做那些记号的地方是否真的能出水,等沟渠挖出来就知道了。

“嗯。”

点点头,沈向晚等他真的离去后,转身招来一个近卫:“帮我套马车,我要去一趟县城。”

“是。”

近卫转身便去了后院,没多大会儿功夫,沈向晚就带着两个人去县城了,她打算把接下来要种植的粮种带回去,村民们那些地,除去其中一亩用于种玉米,其他的她全部准备种高粱,治疗外伤,外科大夫固然重要,医疗用品也必不可少,她要用高粱制作酒精。

“就是这里。”

在沈向晚的指挥下,马车很快便稳稳的停在一栋宅院前,这是她上次进城找孙管事购买的宅院之一。

“你们先在外面等我。”

“是。”

琢磨着宅子里应该没什么危险,两个近卫不约而同的躬身。

“对了,左平,你去租借十辆马车,待会儿我有点东西需要拉回去。”

刚走出去两步,沈向晚又转身说道,左平就是跟随她前来的近卫之一,另一个叫余殷。

“是,夫人。”

被点名的左平恭敬的抱拳,现在谁还不知道,二爷有多爱重夫人,他们可不敢违逆她的命令。

满意的点点头,沈向晚掏出钥匙开锁,一个人进入了宅子里,她要先把高粱种拿出来,然后再让余殷他们带人进来搬运,另外,思及家里人都很喜欢吃水果,特别是草莓,小幼崽对它尤其钟爱,她又拿出了几框水果,最后就是要给小幼崽的玩具了,她也一并拿了出来。

“回来了。”

沈向晚再次出去的时候,左平已经回来了,外面停靠了一长串的马车:“进来吧,东西就在前面的院子里。”

沈向晚边说边打开院门,原本空荡荡的院落,已然堆满了一个个巨大的麻袋。

“劳烦大家帮我们一起搬。”

“好。”

左平扬声招呼一声,车夫们不约而同的上前,虽然他们雇佣的是马车,但帮主家搬东西也是常有的事儿,他们倒是没什么异议。

伴随着一袋袋的高粱种被搬运出去,租借来的十辆马车全都装满了,剩下的几框水果和小幼崽的玩具,沈向晚将它们全都搬到了自家的马车上。

村里的农忙差不多快结束了,因为租地的事儿,几乎所有村民都聚集在村长家,马车进村的时候,无疑再次引起了轰动,大家都在猜测,他们究竟买了些什么,前日才拉了好几车呢,怎么今天又是十来车。

“夫人。”

远远的看到马车驶近,正在外面打扫的几个粗使下人连忙迎了上去。

“你们来得正好,帮我把马车上的东西搬进堂屋里。”

跳下马车,沈向晚招手吩咐。

“是,夫人。”

几个粗使下人不敢迟疑,纷纷上前搬运东西,沈向晚又扭头道:“那些麻袋里装的全都是接下来要种植的粮种,先放在厨房旁边的库房里吧。”

“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