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6章 政治联姻,盯上张羽了(1 / 2)

加入书签

这样会不会适得其反”郭通觉得这个办法有点不靠谱:“张羽这个人,胆大包天,而且现在已经羽翼丰满,与其让皇帝出手,还不如我亲自出面,让他出兵,也算是还我的人情。”“这倒也是,让皇帝颁布圣旨,显得刻意,张羽不愚蠢,可能知道是我们做的。”余磊苦笑着摇了摇头:“是我考虑不周了。”“无妨,现在我就书信一封,让张羽带兵来支援并州。”郭通沉思了一下,说道:“还是给他送点钱粮过去,毕竟是求人办事!”“主公觉得送多少合适”余磊试探的问道。“这个我是要问先生的,先生怎么来问我了”“送多了,怕张羽吃进去成长的太快,送少了又怕张羽心里不舒服产生间隙。”两人相视一眼。“先送五千石粮食,五千两白银过去。”余磊认真道:“但是必须要跟张羽说清楚,出兵一万精锐。”“一万人!你是要把张羽抽空了”郭通笑道。“肯定要给他一点难度,不然太轻易了,以后就不会感恩!”“这倒也是!”郭通点了点头,随即喊人拿来了文房四宝。开始给张羽写亲笔书信。如今并州和幽州的胡奴对峙,局势岌岌可危。看到冀州的样子,郭通就想到了自己的下场。不能不急啊!京都,朝堂之上。又是百官齐聚。李卫民坐在龙椅之上,这些日子他的脸色就一直没好过。“冀州十几万大军,挡不住区区三万胡奴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李卫民震怒道。百官无人敢吭声。冀州刺史不在,前方没有一封捷报,这仗还怎么打为了冀州这一仗,朝廷国库给了多少银两,还打成这样子。“朕不管你们怎么打!一个月之内,胡奴还在大齐境地之内,朕叫你们人头落地。”李卫民咬牙切齿。斥退了众人,李卫民气哄哄离开了大殿。刘文瑾和自己的心腹对视了一眼,也离开了朝堂。来到刘府一间秘密的房间内。刘文瑾压着声音,对几个心腹说道:“诸位,大齐社稷已经风雨飘摇,我们不能不尽早做打算啊!”“丞相!如今我们手中没有兵权,如何是好”“对啊!益州民变,半个益州已经陷入乱民之手,扬州被世家门阀掌控,北部还有胡奴入侵,这大齐哪里还是大齐”心腹叹了一口气。别看刘文瑾现在风光,丞相之位,可谓是位极人臣。可只是在朝堂之内。离开了朝堂,哪怕是一个刺史,都不会给他一个面子。刺史坐拥一州之地,掌控军政大权。跟封疆大吏差不多了。刘文瑾现在手里也就养了几千门客,天下大乱,想要跟群雄争霸,远远不够。“为今之计,就只能找一个我可以掌控的人,扶持起来了。”刘文瑾非常的凝重。只有他每天直接参与国家政务,才知道目前大齐的情况有多么严重。为了支援冀州,国库已经空了。大齐现在就是个病入膏肓,满身都是烂疮长蛆的老人。看起来就没得救了。“丞相觉得,谁是最合适的人选”“各地都是盘踞多年的势力,我们很难直接与之合作。”刘文瑾思虑道:“我看,合适的人选,就只有张羽了。”“张羽就是那个平川城的县令”“现在可是陛下亲自封的凉州刺史了。”刘文瑾沉声道:“封他为凉州刺史,是我跟陛下提的,有意为之,有了这个身份,他就可以快掌控凉州,如果我们能控制此人,就等于,我们掌控了凉州。”“丞相看得长远,我等拍马不及啊!”“现在高兴还太早了!要想办法,先拿下张羽这个人才行!”刘文瑾有点苦恼。自古有才的人,都是烈马,很难驾驭。“我听说,张羽出身寒微,差点连平川县的县令都做不了,丞相出马,他还赶紧下跪以效犬马之劳”一个心腹得意的说。“若是在两个月以前,可以!现在不行了。”刘文瑾摇了摇头,“现在张羽的手里,握着上万精锐,武原郡也掌控在他的手里,不给点实际的东西,他不可能乖乖听话的。”“丞相,张羽尚未婚配,联姻是个不错的办法。”刘文瑾听闻此言,顿时眼睛一亮。他正好有个小女儿,年芳十九,长得花容月貌。丞相之女,与新晋的凉州刺史联姻,再合适不过了。“好办法!就这么干!只要他答应,我就给他一份天大的嫁妆。”刘文瑾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刘文瑾离开这个屋子,一路叫人将小女儿刘婉怡叫到了书房。“婉儿!今日功课做了没有”刘文瑾以一个父亲的威严,问道。“回爹爹的话,做了!”“嗯!”刘文瑾点了点头,“胡奴入侵凉州,刺史张羽抗击胡奴大捷,我要派人慰问张羽,你就随叔叔们去一趟凉州吧!”“朝堂之事,为何让我去况且凉州路途遥远。”刘婉怡很不愿意,眉头微皱,这樱桃小嘴一撅。怕是哪个男人都顶不住这种类型。十九岁,最好的年纪啊。“实话告诉你吧!我要把你许配给张羽,去了凉州,你就不用再回来了!”刘文瑾也不管什么繁文缛节了。速度一定要快。张羽现在羽翼渐渐丰满。越晚他就越难控制。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张羽明白自己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纽带而已,张羽愿意娶了刘婉怡,就确定了两人之间的纽带关系。“爹!我早已有心仪之人,这你是知道的,这凉州我不去,要嫁爹你自己去嫁。”刘婉怡的态度很坚决。“你的心仪之人,说的是名满京都的才子李云峰”刘文瑾冷哼了一声。“我此生只心仪此人,李公子才高八斗,出口成章,才是我心中未来的夫君,要我嫁给一个野蛮之徒,我宁死不从!”刘婉怡红了眼眶。以前刘文瑾宠溺她,给她养了小性子。一哭二闹三上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