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章 进军鸭绿江(1 / 2)

加入书签

再说那高丽国王受纳哈出的鼓惑后,派了左、右统制使曹敏修、李成桂率了步骑五万到辽东,准备捡便宜。

曹、李二人于二月底出兵,三月初前锋抵达鸭绿江西岸。

但是因高丽国内正闹饥荒,军粮供应不继,主力一直在鸭绿江东岸徘徊观望,只是让哨骑深入辽东打探消息。

开始探子报知,元军已经攻陷辽阳,明军的盖州、金州卫也被团团围住,连只蚊子都飞不进去。国王更是隔三差五地催促进兵。曹、李二人这才开始将大营移到鸭绿江中心的威化岛上,开始着手搭建浮桥,准备过江。

这浮桥还没建好,对面又传来明军从山东和辽西两个方向增援辽东的消息。高丽人不由放慢了修桥的速度。

等到浮桥修好,对面却来了将近两千蒙古溃兵。

聪明的高丽人知道大元已经不可能再重返蒙古帝国的光荣了,当即把这蒙古溃兵缴了械,暂时关押在岛上,马匹送回国内,然后拆了浮桥,继续观望。

四月二十六日上午,郭英带着中护卫左右两军的三千多车兵和步兵先行出发。

三天后,吴杰的水师再次来到红崖子附近,送来不少补充给养。

蒯富在朱植走后,又带人赶制了八十支迅雷铳枪和一批火箭弹药,让吴杰送了过来。

朱植一看有了弹药,心里又有了底气,就做叶望的的工作:“叶元帅,后面也没多仗可打了。你就带手下一千五百人就地屯守,设立一个千户所,归盖州管辖,那一千五百匹马匹就交给吴杰,送到山东换耕牛和种子去。”

叶望却说道:“殿下可别嫌臣年老。这马臣可以不要,但只能留一个千户带领些长枪兵和俘虏在此屯田,我和另外五百名长枪兵哪怕是跑断腿,也是要追随辽王殿下的。”

朱植也只好依了叶望,让叶望他们挤上一艘运粮船,从海路到鸭绿江口和大军会合。

当晚,朱植带着剩下九千人饱餐一顿后,连夜骑马追赶车兵。

四月三十日下午,郭英一行到达鸭绿江口,与高丽军隔江扎营对峙。

威化岛上的高丽将领尽管从蒙古俘虏中得知了明军的厉害,但看明军只有这么点人,还是不免有些轻视。

曹敏修派了一名偏将送了两只羊过来,名为劳军,实为窥探明军虚实。

郭英一边笑眯眯地让人接过羊去做羊肉汤,一边热情招待这位偏将喝茶。

高丽偏将却不是来喝茶的。

不一会,他就开始问郭英高姓大名、是何军职,军阶几品,此番来鸭绿江是何用意。

只是那偏将汉话说的并不是十分流利,每说一句,郭英总会借机听不懂,让他再重复一篇,又问了身边的通译,然后才慢慢地一一作答:“我是大明辽王殿下先锋官郭英,正在追剿残元余孽。我听说该部已经逃往高丽境内,还请贵军速速交出,免得伤了两国和气。”

高丽偏将一听,连忙解释:“这蒙古残部已被曹敏修和李成桂两位统制使尽数缴械。至于如何处置,还请和两位统制使商量,本将无权作主。”

郭英本是瞎诌,并不知道蒙古残兵下落,只是想借机拖延时间,等待朱植率主力到来而已。但没想到,还真让他给说中了!那中路元军残存的不到两千人马真的跑到了高丽,而且被高丽军关了起来。

他于是说道:“那好,就请偏将回去转告高丽国王,派一个能作主的来谈判。”

等那偏将回到威化岛,天已经快黑了,朱植的九千后续人马已经带着弥天尘烟来到鸭绿江边了。

威化岛上的曹、李二人一看,心道,坏了,中了明军的缓兵之计!

但此时也为时已晚,无可奈何。

他们已经让人审问过那俘虏,获得不少情报。

此次赖腊武率蒙古铁骑南下共有两万余人,北返时遇到明军四千明军步兵手持长枪邀击,东路军和中路军共一万铁骑尽数死在明军长枪下。

明军还有擅使火铳神射手数十人,每击必中,能穿透铠甲,伤人性命。更有骑兵数千,神出鬼没,总在蒙古骑兵和明军步兵拼杀精疲力竭时,捅人屁股。

赖腊武亲率一万西路军主力北返,音讯全无,估计也是凶多吉少,被明军抄了后路……

曹、李二人隔江审视着对岸的明军,步兵不多,只不过两千多一点,想必已经在和蒙古铁骑拼杀中损失了两千,即使如此,那战斗力也是够强悍的。

想当年成吉思汗也就派了不过一万骑兵,就把高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蒙古俘虏说明军只有数千骑兵。但看对面,好像有上万人的样子,红旗漫卷,气势磅礴。

就在半年前,明朝还花了八万两银子向朝鲜购买了五千匹马哩,听说都送到冯胜大营了。要不是看大明穷得连马都没有,高丽也不会对大明的辽东动了觊觎之心。

但是,这辽东从哪里冒出这么多骑兵来,甚至可以围歼赖腊武的上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