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1章 酒局就是工作(1 / 2)

加入书签

乘着上菜的功夫,方孝孺和铁炫就在酒席上将十七名进士和三十名秀才的情况又向辽王作了一番详细报告。

这是辽王离开辽东之前就养成的习惯,酒局也是工作。

辽王先让新王优先挑三名进士和六名秀才随他入疆,话题也就慢慢转到新王开年后之国的问题上。

方孝孺首先提醒道:“帖木儿汗国在西域遍布奸细,他们上次勾结木拉夷国行刺辽王未能得逞。此次新王之国,难保他们不会在西域行刺新王。还请新王殿下多加防范。”

朱大能说着说道:“这个请长史放心,我给新王训练的亲军营已经准备差不多,按一比四的比例配的老兵和新兵。”

刚回到辽东不久的戚祥说道:“我觉得还得给新王再配一个迫击炮连。以前留在西域的那些炮估计都快报废了,那些炮兵打炮也很水,跟扔砖头差不多。”

铁炫说道:“我建议给新王再配十名军医,五十名工匠。”

“……”

众人七嘴八舌,都主张给新王加强之国力量。

新王见大家都这么关心自己,激动不已,连忙敬酒一一道谢。

辽王没有当场表态,一直沉思不语。

对于历史上靖江王的历史发展轨迹,他后世没有过多关注,隐约记得好像在靖难之役前就病逝了。

他现在有一种担心,收钱王爷会不会像太子一样逃脱不了历史的宿命。

过了好一会,他说道:“木拉夷其实也不是什么国家,只是在波斯北部山区盘踞的一帮恐怖分子罢了,有大能训练的亲军营足够应付。”

解缙忍不住问道:“什么是恐怖分子?难不成是山匪强盗?”

辽王解释道:“他们是山匪中的山匪,强盗中的强盗,专门培养刺客,靠绑架、暗杀和勒索赎金为生。突厥、波斯各部被吓得不得安生,给了他们不少赎金和城堡。”

解缙问道:“难道周围各国就不会派兵剿灭他们吗?”

辽王说道:“木拉夷最初还是很厉害的,后来因为敲诈到蒙古大汗蒙哥头上,被旭烈兀带兵给剿灭了,三百多城堡被尽数焚毁。本王以为这些恐怖分子已经被斩尽杀绝,看来尚有余孽,不过也不足为惧,顶多一小股罢了。如果势力太大,必将和帖木儿引起冲突,帖木儿也不会容他坐大。”

解缙又说道:“听说辽东军去年征战西域,损失了一些火器。此次帖木儿奸细又窃取了大明地图,迅雷铳、一窝蜂和战车等神器图纸,恐怕此后,帖木儿军队火器威力大增,如虎添翼,还是早作打算为妙。”

辽王笑了笑道:

“帖木儿奸细虽然得到一些图纸,即使通过漠北或西洋回到本国,快则大半年,慢则一年,等帖木儿依葫芦画瓢,装备军队后,再犯我大明,那也是两年甚至三年以后的事情。”

“何况这些军械在辽东已经基本淘汰,对于本王来说,无足轻重。辽东还有许多神器,一年之后,就可以慢慢输往西域。”

“倘若我大明海军三大舰队成军其二,本王就先下手为强,从海路兵临霍尔木兹海峡,直抄帖木儿帝国重镇巴格达,让他不得安生。”

解缙听辽王讲这西域情势,了如指掌,如同听天书一般,好多东西都是闻所未闻。

他心道,自己也算是大明士大夫中最为见多识广之人,怎么到了辽王这里却像个还刚启蒙的学童?

不行,好多东西都得拿本子认真记下来,回去再去翻书或找人核对。

一念及此,他赶紧找小二要来纸笔,决定记下辽王的各种新鲜词,哪怕辽王放个标志性的臭屁,也要注明时间的长短。

辽王瞅了瞅解大才子,没有理会他这个怪异行为,继续说道:“因为征战西域,辽东第一个五年计划受到严重影响。马上要过年了,各家也都要团聚。这明年开局之事,本王尽量少开会,先吹个风,明年有几件大事要抓。”

听辽王要部署明年的重要工作,其他人也都学解缙竖起了耳朵,虔诚得像个小学生。

只听辽王说道:

“这第一件事就是送新王之国。”

“春节之后,新王就要带兵马开拔,亲军营要换上最新的迅雷铳和掣电铳,先带上军医十人,工匠五十人,夜不收三十人,白银三十万两,应该暂时能应付一阵子。”

“炮兵连预计在七月新式大炮下线并完成测试后,才能开往西域。新王,你看够不够?”

新王没想到辽王安排如此细致,连忙说道:“够了够了,这要比你当初之国不知强了多少倍。辽东是大明根基所在,西域后援。工匠就只给我十个铁匠吧,我再请求朝廷把原来桂林王府的人员全部转送天山,这些人应该够用了。银子我也只要十万两,作为安置随军家属的费用,你当初在西域也留下不少银两财物。”

辽王点了点头:“那好。我已经和蓝帐汗国商量好,辽东军在西域的一些淘汰武器都卖给他们,换回的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