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四章 俞红豆粗心大意(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俞红豆第一次参加婚礼,还是标准的中式婚礼,跟影视剧里演的相比,其实简陋了许多,但多了几分真实的热闹。

新郎骑着三房的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二人小轿,一路吹吹打打的去了桃溪村。

贺礼的客人络绎不绝,除了全村吃席之外,家里的姻亲都比俞三郎和与二郎家上梁时来的多。

看来四叔这个“将军”还是比自家爹和哥无名无实的“官差”分量重。

好多人私下还在蛐蛐,为啥娶了这么个六亲不靠的姑娘,那田家的事儿闹得十里八村谁不知道。

一个未出嫁的姑娘,非得跟家里人决裂要断绝关系,据说田家人因为没脸已经离开桃溪村去外地讨生活了。

这俞红豆倒是不知道,只知道田家跟田满满决裂的。

让田家离开这件事,也不知是男主主意,还是女主的主意,反正作为已经没了作用的工具人,俞红豆觉得田家人怕是凶多吉少了。

甭管来的客人心里怎么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祝福和高兴。

俞四郎昨天家宴开席才回来,带了一大车的酒水礼品,说是上官和同袍战友的贺礼,为了表示对家人的感谢和对乡亲们的歉意,当场就开了两坛酒。

这个爽快的举动,得到不少人的好感,觉得俞四郎当了官也没高高在上瞧不起人。

一大早的新郎带着年轻人热热闹闹的把新娘迎了回来,三拜之后,送入了洞房。

因为俞四郎没在村中盖房,成亲又在老宅,便把之前三房的屋子暂且充做了洞房。

俞老爷子和俞老太太端坐高堂之上,听着来往客人的恭维,脸上的表情缓和松弛,仔细看就会发现,其中少了那么一点喜意。

谁也不知道,老夫妻俩闹别扭了。

起因是俞红豆,之前老太太帮着大孙女银杏说和,想这两天去三房跟堂妹同住,被俞红豆当场拒绝,老爷子嘲笑老太太咸吃萝卜淡操心,老太太恼了。

可这却不是主因,主因还是因为俞四郎这个婚事,老太太心里不得劲儿。

她自认是个开明的人,尤其是在儿子娶媳妇儿的事儿上,家里现有的三个儿媳妇儿,都是自个儿相中的。

尤其是老三,打小就相中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是个寡妇再嫁带来的拖油瓶许氏。

老太太当时也是不乐意,但不得不承认许氏长得好性格好。

后来发现许氏那个娘还有继父,以及后面小了很多的弟弟都对许氏挺好的,同在一个村,也算多了一门亲戚。

可到了田家这个姑娘,老太太真的是一百个相不中。

且不说她跟田家这个娘家的关系闹得如何崩,只说成亲本身这件事老太太就生气。

自打老四跪求他们成全后,这田满满就跟着老四进城去了,从定下婚期到他们在城里过六礼,竟是一句话一点礼都没有传回来过。

普遍来说在过礼的过程中,女方会给男方以及男方的父母准备一份针线活以做回礼。

田满满不擅长女红,她也忙着准备开铺子的事儿,本想买两套现成的让人带回来给老两口,结果忙忙活活的就给忘了。

这在老太太看来,就觉得这个田姑娘有点失礼且缺乏教养,或者说这个田姑娘眼里根本没有长辈尊卑,没瞧得起他们老两口。

刚刚四儿子接人回来,老太太才知道,这个四儿媳妇竟然买了两个人当陪嫁。

老太太这心里的滋味儿就别提了,感觉辛苦忙碌操心的自己好像是个笑话,刚刚就小声的跟老爷子嘟囔了几句。

老爷子觉得老太太没事儿找事儿,哪个儿子结婚没给操办?

老四这还省了一半流程呢,他也不喜欢四儿媳妇,觉得她主意太正,不过老四乐意,反正往后也不住在一起,爱咋咋地呗。

看在老四当初给那二百五十两银子的份儿上,老爷子不想也说不出二话。

于是本来就有点冷战的老两口又别扭上了。

俞红豆今天的关注力没在老两口那边,所以没看出来,俞三郎倒是看出来了,想也知道为了啥,他也不想点破了替老四挨呲。

俞红豆看完了拜堂,想去新房瞅瞅新娘子,看看她的妆是不是传说中的大白脸红嘴巴。

无奈堵在新房门口的人太多,她挤都挤不进去,眼珠子转了两圈,干脆往房后跑。

房后是一米多宽的土地,地里种着一些小青菜,与厢房相对的另一边则是矮矮的院墙。

俞红豆小心避开青菜苗,顺着墙根走到了新房的窗户边儿。

农历四月过半的天儿,日头高照,新房的窗户半开着透气,俞红豆扒着窗台往里看。

出乎意料的,房间里的人并不多,人都被大伯母给堵在门口,屋里只有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子。

新娘子的陪嫁仆人,正背对着俞红豆在摆桌子,想来应该是给新娘子弄的饭食,而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