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 苏州知府(1 / 2)

加入书签

这头,还在船上的贾敬、贾珍等人听说了尤清之一行人遇到拐子的事,唬了一大跳。

尤清之身边可带着三个孩子呢!

连忙带着人下船来找。

刚好在酒楼门前遇到了护卫一行人。

问清楚缘由,这才松了口气。

苏州知府此时也知道了宁国府是这次抓拐子的主力,整理行装就来拜见。

三伙人就撞到了一起。

苏州知府名叫张涛,当年是探花出身,在翰林院待了七八年,最后外派到了苏州当知府。

苏州人杰地灵,风调雨顺,是个好地方,但对于官员来说,也很难做出成绩,因为各方面已经很好了,上升空间不大。

要是出什么事了肯定就是你背锅,做得好了也好不到哪里去。

知府是从四品。张涛寒门出身,虽然中了探花,但还是苦于没有背景。在这苏州连任了五年,感觉自己的仕途到这也就是头了。

如今宁国府途经此地,还出了拐子这事,岂不是上头赐给自己的机会。

朝中无人莫做官,这不是说说而已。

你看隔壁隔壁扬州的林如海,也是探花出身。可是人家祖上世袭侯爵,又娶了荣国府的大小姐。

年纪比自己还小呢,可人家现在是钦点的巡盐御史,官拜正从二品,比自己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宁国府贾老爷虽然回乡,但临走时皇帝还有赏赐,说明人家简在帝心。况且宁荣二府还有四大家族的名号可不是白给的。

张涛自诩自己还能算是个清官,只要自己不得罪了贾府,奉承几句也掉不了几根汗毛,说不定还能入了上头的眼。

于是屁颠颠地前来拜见。

张涛先在外面拜见了贾敬:“见过贾将军。”

贾敬忙上前扶住:“我无官职,大人不必多礼。”

张涛笑道:“虽无官职,您还有爵位在身,下官怎敢不拜。”

贾敬摆摆手,推说:“全蒙祖上恩德,不提也罢。”

张涛从顺如流站起身又奉承几句,贾敬只笑笑不说话。

外头人多眼杂,尤清之又让人开了隔壁的包间,请众人就座。

进了包间,张涛笑道:“这次还要多亏了贵府,不然又多了一桩案子。”

贾敬问道:“此地拐子盛行?”

说起正事,张涛皱眉,严肃道:“算上刚刚的那件,今年已经是第六起了。”

贾敬示意张涛就坐,张涛又让了贾珍一回,这才坐下。

贾敬便道:“依刚刚护卫所说,他们配合如此老练,动作如此娴熟,连被抓后都懂得反咬一口,定然不是第一起了。”

张涛点头说:“下官也觉着如此,还好这次把他们抓住了。”

贾敬摇摇头:“我是说,他们训练有素,恐怕背后还有团伙。”

张涛猛地站起身,顿了一下,又坐下说道:“您说的有理,下官一定好好拷问。”

贾敬点点头。

张涛环顾周围,几个小厮站在门边,只有贾珍贾蓉站在贾敬身旁。

轻声说道:“下官冒昧,可否请贾将军帮个忙?”

贾敬抬抬眼:“大人说笑了,我能帮你什么忙?”

张涛笑道:“我在苏州待了五年了,考绩也都良好,只是就是不挪窝呀。”

“苏州这么好的地方,大人还有什么嫌弃的。”

“不敢欺瞒将军,我是个官迷。”张涛干脆直说:“苏州是好,只是做不出成绩,升不了官。我倒宁愿去贫困点的地方,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听到这话,贾敬才正眼看了张涛:“这倒是不难,我京中也有几个朋友,可以帮你此事。只是我有什么好处?”

旁边贾珍贾蓉瞪大了双眼。

贾珍在想:“我爹果然是这样!”

贾蓉在想:“祖父竟然是这样!”

张涛勉强挤出一张笑脸:“我愿意孝敬将军三千两银子。”

贾珍在旁边“切”了一声,表示不屑。被贾敬瞪了一眼。

贾敬说道:“犬子无状,冒犯了大人。”

却不说贾珍到底是哪里不是。

张涛会意,这是看不上的意思,只好苦笑道:“再多下官也拿不出来了。”

贾敬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苏州可是富庶之地,大人小气了些。”

张涛无奈,勉强挤出笑容的脸上,皱纹也更加的明显:“下官不巧,算得上是个清官,所以……实在囊中羞涩。”

贾敬却不再理他,突然转头问起了贾蓉:“蓉儿,你觉得,应该如何减少杜绝拐子之事。”

贾蓉没防备问到自己头上来,愣了一下,想了想才说:“我觉得要加重此罪的刑罚,让他们不敢再犯。”

“嗯,你说的对,这是刑部的职责。还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