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章 胡月看诊(1 / 2)

加入书签

温季林道:“单说几年前,山东一地,因着鸡瘟,死者无数,连郊外鸭雀亦多因此病致死。最后朝廷下令,杀死所有牲畜,烧了后就地掩埋,才没有进一步蔓延。”

听了这话,众人不敢再忽视,反倒热情地问起温季林各项需要注意的地方。

温季林不厌其烦回答了半天,嗓子都哑了。

管事的看不过去,走上前来拦道:“今日就到这里了,回头府里会把温大夫所说记录下来,送到族里各家去。再有一点,你们都听好了,我们老爷说了,谁要是不听温大夫的,没有做好事儿,你们喂的鸡府里是不要的。”

这招釜底抽薪,彻底打消了某些族人想偷懒的心思。

众人忙笑着道,保证桩桩件件都按温大夫说得办。

温季林向管事的拱手表示谢意。

管事笑道:“今日多谢温大夫了,我送温大夫回去。”

温季林道:“不知内子如今在何处?”

管事指着前头拐角处的马车,笑道:“黄夫人在此处已等了有一会儿了。”

“多谢,多谢。”

温季林上了马车,见黄氏端坐着,两人相视一笑。

等回到家里,温季林才道:“往日我们是等病人找上门来,才想着医治。其实《黄帝内经》早就说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只是我们常常只能做到后两项,前一项倒从没有想过。

这回尤夫人请我们去,恰好就是做这第一项,比我们想得还远些。”

黄氏笑道:“你不过是大夫,只能等着病人生病了,才来请你。若你先去指点人家一番,人家还要当你是咒他。”

温季林叹道:“你说的对,只是我想着,往后在医馆里,张贴一些养生之法,你觉得如何?”

黄氏眼睛一亮,道:“极好。若有人问起,便说几句,长此以往,多是有人知晓了。”

温季林一笑,朝黄氏道:“你就不怕,人人身体康健,医馆没了生意?”

黄氏斜他一眼,道:“若我是这样人,羞于再碰医书。医者仁心,当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若人人皆无病痛,才该是你我的心愿。”

温季林笑道:“夫人说得对。”

黄氏又狡黠一笑,道:“再说,若是医馆没了生意,夫君赚不来钱,从此就由我来养家。”

“哦,此话怎讲?”

黄氏便把今日去见尤清之之事说了一遍。

丫鬟把黄氏带到尤清之院子。

一进门,尤清之便笑道:“多日不见,黄夫人可好?”

惜春也站了起来,笑道:“黄嬢嬢安好。”

黄氏笑道:“姑娘别多礼。”

尤清之等黄氏坐下,这才道:“这回请你们夫妇前来,不光是为了族里的事,还有一事要求你。”

“哪里当得起奶奶一个求字,您直说就是。”

“珍大爷后院里有位姨娘,如今有了身子,只是珍大爷和这姨娘怀孕之前用过不少药。

如今养了一个月下来,请来的大夫仍是那几句话,说是胎位不稳,得细心养着。

我知道你擅长医药这些,烦请你去看看。”

黄氏自然答应。

惜春还在,尤清之不好说“仙丹”的事,对黄氏使了使眼色。

黄氏轻轻点头。

鸾秀便引着黄氏去了胡月的院子。

赵婆子听说奶奶给胡月又请来个女大夫,忙往屋里请。

这些日子下来,赵婆子也看清了形势。

珍大爷远远不如奶奶靠得住,自然对鸾秀等人几近讨好。

胡月见老娘这样,心里不大舒服,道:“娘,你过来扶着我。”

宝贝女儿说话,赵婆子忙走过去。

黄氏笑道:“姨娘坐下吧,我给姨娘请个脉。”

请脉完,黄氏问了几句起居日常,食欲胃口,赵婆子一一都回了。

黄氏又问:“听说姨娘之前吃过许多药,可留下了方子,容我看一看。”

那些方子都是求子的,听黄氏这么说,胡月脸一红,道:“早不知扔哪儿去了。”

赵婆子道:“老婆子留着呢。”

说完进屋里从自己的包袱拿出几张药方来,又道:“已经将近半年没吃过这药了。”

黄氏略翻了翻,道:“还有珍大爷所用之药,可留下了方子。”

赵婆子道:“这……男人吃的药,和我女儿身子不相干吧。”

黄氏笑道:“就算和姨娘没关系,和姨娘肚子里的孩子也有关系。”

“娘,你拿给她吧。”

“唉,好好。”

赵婆子又拿出一张方子递给黄氏。

黄氏看了看,让丫鬟拿来纸笔,写下一个方子,递给赵婆子,道:“这张方子,三碗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